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上海金山区2019届初三上学期期末(一模)水平调查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

   日期:2024-08-05     来源:www.zuowangjj.com    浏览:335    
文章简介:金山区 2018~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  初三理化(化学部分) 2019.1 考生注意:1. 本试题满分 60 分,理化合卷用时 100 分钟;   2. 答案需要填写在答卷卡上。 相对原子水平:H-1 C-12 O-16...

金山区 2018~2019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水平调查试题

 初三理化(化学部分) 2019.1

考生注意:1. 本试题满分 60 分,理化合卷用时 100 分钟;

 

2. 答案需要填写在答卷卡上。

相对原子水平:H-1 C-12 O-16 Na-23 Cl-35.5 Ca-40

1、选择题(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)(共  30  分)

1. 是化学变化的是( )

A. 石蜡熔化 B. 纸张燃烧 C. 玻璃破碎 D. 汽油挥发

2. 是纯净物的是( )

A. 食醋 B. 液氧 C. 空气 D. 石油

3. 调味品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( )

A. 食盐 B. 蔗糖 C. 白醋 D. 芝麻油

4. 化学用语正确的是( )

A. 铝 Ag B. 两个氯原子Cl2 C. 干冰 CO2 D. 硫酸铵NH4SO4

5. 是同素异形体的是( )

A. 水和冰 B. 金刚石和石墨

C. 氧气和液氧 D.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

6. 食用瘦肉可以补铁。这里的“铁”指的是( )

A. 原子 B. 元素 C. 分子 D. 单质

7. 洁净空气的成份中是化合物的是( )

A. 氮气 B. 氧气 C. 二氧化碳 D. 氦气

8. 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,其目的是为了降低( )

A. 煤的浪费 B. 氧气的消耗 C. 二氧化碳的排放 D. 酸雨的形成

9. 用水壶烧开水,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,说明分子( )

A. 由原子构成 B. 水平非常小 C. 体积变大 D. 间隙增大


 

 

10. 物质的作用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( )

A. 氦气作保护气  B. 酒精作燃料 C. 液氮作冷冻剂 D. 氧气用于呼吸

11. 硫在氧气中燃烧,现象描述正确的是( )

A. 产生耀眼白光  B. 产生黑色固体 C. 产生蓝紫色火焰 D. 产生很多白雾

12. 12.  在 2H2S+3O2®2SO2+2H2O 反应中,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( )

A. S、O B. 只有 S C. 只有 O D. H、S、O

13. 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  100g10%的氯化钠溶液,无需的仪器是( )

A. 玻璃棒 B. 蒸发皿 C. 烧杯 D. 电子天平

14. 

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,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( )

A. 取样 B. 加料 C. 加热 D. 熄灭

15. 打开汽水瓶盖有很多的气泡逸出,说法正确的是( )

A. 溶质增大 B. 溶解度不变

C. 浓度减小 D.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

16. 辨别空气、氧气、二氧化碳、氢气四种气体最后的办法是( )

A. 带火星的木条 B. 用燃着的木条

C. 察看气体的颜色 D. 用澄清石灰水

17.17. . 溶洞中存在的反应:CaCO3+CO2+H2O®Ca2,此反应是( )

A. 分解反应 B. 化合反应 C. 氧化反应 D. 还原反应

18. 右图中 A、B、C、D 是两圆相交的部分,表示指示剂与酸、碱溶液用途时所显示的颜色, 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( )

A. 紫色 B. 蓝色 C. 红色 D. 无色

19.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

 

 

A.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,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肯定是氧化物

B. 溶液具备均1、稳定的特质,所以均1、稳定的物质肯定是溶液

C. 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,该物质肯定含有碳、氢、氧三种元素

D. 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或许会爆炸,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

20. 比较  2mol H2O 和  1mol H2O2(过氧化氢),说法正确的是(  )

A. 水平相同 B. 分子数相同 C. 含氢分子数相同 D. 含氧原子数相同

21. 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的是( )

A. 温度 B. 溶质性质 C. 溶剂类型 D. 溶剂体积

 


22. 依据化学方程式:2KClO

MnO2

2KCl + O ↑没办法获得的信息是( )


3→ 2

 

A. 反应所需条件 B. 生成物的状况

C. 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. 氧气可助燃

 


23. 对 C+CO ¾高¾¾温®

2CO 这个化学方程式读法正确的是( )


A. 碳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

B. 碳加二氧化碳等于一氧化碳

C. 一个碳原子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等于两个一氧化碳分子

D. 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

24. 下图是“二氧化碳的制取、采集和验满”的主要实验步骤,其中错误的是( )

 

 

A. 检查气密性 B. 制备 C. 采集 D. 验满

25.20 ℃时,甲、乙两烧杯中分别放入同溶质的饱和溶液 100g 和 200g,若各蒸发 5g 水, 再恢复到  20℃时,两烧杯中析出晶体水平为( )

A. 甲>乙 B. 甲<乙 C. 甲=乙 D. 不一定


 

 

26. 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种物质,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,测得反应前及 t1、 t2 时各物质水平如图。说法错误的是( )

A. 乙物质肯定是化合物

B. 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

C. 该反应可表示为乙→ 甲+丁

D. 该反应中,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水平之比为 7:5

27. 

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,说法错误的是( )

 

A. x=2

B. 该反应中有 4 种氧化物

C. 反应前后原子的类型、个数、水平都不变

D. 若反应中甲、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:2,则无物质戊生成

28. t℃时,向一支盛有 0.15g 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 50g  水,充分振荡后静置,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( )

A. 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

B. t℃时,熟石灰的溶解度为 0.3g/100g 水

C. 烧杯中溶液的水平小于 50.15g

D. 上层清液中溶质水平分数大于 0.3%

29. 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,有关说法正确的是( )

A. 酒精灯加网罩有哪些用途是有益于用外焰加热

B. 开始加热时导管口有气泡逸出,石灰水没立刻变浑浊

C. 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+2CuO ¾高¾¾温® 2Cu+CO2

D. 实验结束后先拔开管口的橡皮塞,再熄灭酒精灯


 

 

30. X、Y 两元素的相对原子水平之比为 7:2,在它们组成的化合物中 X 与 Y 的水平比为7:3,则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( )

A. X2Y3 B. X3Y2 C. X2Y7 D.X3Y7

 

2、填空题(本题含 5 道题,共 36 分)

31. 化学与大家的生活密切有关,请用学过的化学常识回答:

①大雾天致使呼吸道患者增多,由于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强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A. 二氧化氮 B. 二氧化硫 C. 一氧化碳 D. 可吸入颗粒物

②PM2.5  口罩中用了活性炭,这是借助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。

③请从“A.二氧化碳  B.稀盐酸  C.大理石  D.氖气”中,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(填字母):用做建筑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;促进植物光合用途的____________________;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④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日常涉及到的物质:

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;作燃料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 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胆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用于制温度计的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 

32. 人类的平时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不能离开水。

①常温下测得某水样的  pH=6,则此水样呈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酸”“中”或“碱”)性。

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 Cl2 有哪些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③依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问题:

Ⅰ.从宏观上察看:如右图所示,试管  a  和  b  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,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化学式)。

Ⅱ.  从微观上剖析: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字母)。

A. 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

B. 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

C. 1 个水分子是由 2 个氢原子和 1 个氧原子构成的


 

 

Ⅲ.  从符合上表示: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 

 

33. 氯化钠是一种要紧的资源,在海水中储量非常丰富。

①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,0.1mol  氯化钠的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g,氯化钠中氯元素的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(精准到  0.01)。

②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不溶性杂质,制成精盐的操作步骤如下:

 

 

Ⅰ.  称取  mg  粗盐样品;称量时,在电子天平上放一张称量纸,然后按____________________键,用____________________

(填仪器名字)取粗盐加到称量纸上,直到天平显示 mg。

Ⅱ. 操 作 a 的 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,溶液中进一步离别获得精盐,操作  b  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Ⅲ. 已知:产率= 精盐的水平´ 100%实验后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:

组别

第 1 组

第 2 组

第 3 组

第 4 组

产率

75%

65%

88%

88%

对产率的评价

偏低

偏低

偏高

偏高

下面是对导致产率偏高或偏低是什么原因剖析,其中正确的是 。

A. 第 1 组:没蒸干,精盐中仍有水分

B. 第 2 组: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

C. 第 3 组:过滤时不小心捅破了滤纸

D. 第 4 组: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

③若现有  25g10%的食盐溶液欲配制成  5%的食盐溶液,则需加水 g。


 

 

34. 

R 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。硝酸钾或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 所示,进行如图 2 所示实验。

① t1℃时,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② A  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③依据以上信息可推出 R 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写名字或化学式均可)。

④关于图  2  中烧杯内的物质,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a. A、B、C 中,只有 C 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

b. 若使 C 中的固体溶解,可使用加水或升温的办法

c. A 和 B 的溶液中,溶质水平相等

d. A 的溶液中溶质水平分数肯定比 C 的上层清液中溶质水平分数小

 

 

35. 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,设计实验策略如下图。

 

①写出步骤  a、b 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②c  操用途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、烧杯、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③c  操作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,其中原子团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④该实验策略中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(选填“a”、“b”、“c”、“d”、“e”)体现了“绿色化学”


 

 

理念。

 

3、简答卷(本题含 3 道题,共 34 分)

36. 依据图 1 实验装置回答问题。

 

①A 实验中仪器 a 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②A  实验中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的操作,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_________,然后稍稍用力,即可把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;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该反应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; 排水法采集氧气后,用玻璃片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磨砂”或“光滑”)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。

③上述三个实验中,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用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字母)。

④C  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,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;该实验中细铁丝成螺旋状的

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⑤B  实验中,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;B 实 验过程中广口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 2: CD 段充气压力变化是什么原因

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 V,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V1;

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 V2。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(用 V、V1、V2 表示)。


 

 

37. 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与性质实验,请回答有关问题。

 

①写出图中  m  的仪器名字: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②用装置 A 制备二氧化碳,关闭 K2 和 K3,打开 K1,若用装置  E  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采集CO2,E  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(填“a”或“b”)端与 B 装置相连。

③现有 50g 含碳酸钙 20%的大理石样品,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,能产生多少摩尔二氧化碳气体?(依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)。

④打开 K2、关闭 K1 和 K3,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。

若装置  C  中是紫色石蕊试剂,可察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(填现象),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,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若装置 C 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,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,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⑤打开  K3、关闭  K1 和  K2,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⑥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,设计实验,装置如下图:

 

 

A、B 瓶中装有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,装置气密性好,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相平。实验时同时向 A、B 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,塞紧瓶塞、


 

 

震动、平放,实验结束红墨水液面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,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,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 

38. 有一瓶气体,可能是 CO、CO2、H2O、H2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。为了剖析该气体的成分,取适当该气体进行实验,实验策略设计如下:

(提示:Ⅰ.浓硫酸具备吸水性,能干燥某些气体;Ⅱ.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;Ⅲ.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水)。

 

 

 

①上述可能存在的气体中,易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②通过步骤 a 能确定肯定含有些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③实验中如没用浓  H2SO4 干燥气体 1,对气体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(选填“有”或“无”)影响。

④若现象  X  为“无水硫酸铜变蓝色”,结论是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;若现象 X 为“无水硫酸铜不变色”,结论是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⑤b  中肯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⑥该实验不可以确定是不是含有  H2O  蒸汽,改进的实验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

 

 

参考答案

 

 

1、选择题

 

 

1

2

3

4

5

6

7

8

9

10

11

12

13

14

15

B

B

D

C

B

B

C

A

D

C

C

A

B

B

C

16

17

18

19

20

21

22

23

24

25

26

27

28

29

30

B

B

A

D

D

D

D

D

C

C

C

B

C

B

A

2、填空题

 

31.①D ②吸附 ③C;A;D

 

④ N2; CH4; CuSO4∙ 5H2O ;Hg

 

32.①酸 ②杀菌消毒 ③2:1;O2;C;2H2O¾¾¾®2H2­ +O2­

 

通电

 


 

33.①两;5.85;0.61 ②去皮;药匙;过滤;蒸发;CD ③25

 

34.①40g/100g 水②25% ③ KNO3 ④bc

35. ①CaCO3 ¾¾¾®CaO+CO2­; CaO+H2O ® Ca 2

高温

 

3、简答卷

 

36. ①集气瓶

 

②漏斗 ③ Ca 2;氢氧根④d


 

 

②用水湿润; 2H2O2¾¾¾®MnO2  2H2O+O2­;分解反应;磨砂

③C

 

④剧烈燃烧,火星四射,放出热量,生成黑色固体; 3Fe+2O2¾¾¾® Fe3O4;增大接触面积,易于燃烧

 

 

点燃 V -V

 

 

 

 

 

21

 

 


4P+5O

¾¾¾®2P O

;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,温度渐渐恢复至室温,压强减小;

´100 %


 

⑤ 2 2 5

 

V

 

①长颈漏斗  ②a ③0.1mol

 

 

 

④紫色石蕊变红; CO2+ H2O ® H2CO3;澄清石灰水变浑浊; Ca 2+ CO2® CaCO3¯ +H2O

 

⑤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;不助燃,不可燃,密度大于空气

 

 

 

⑥左高右低; 2NaOH+CO2® Na2CO3+ H2O

 

 

 

 

38.①CO ②CO2③有

④肯定含有 H2;肯定不含H2

D

 

⑤ CO+CuO ¾¾®Cu+CO 2

⑥在操作 a 前先通入装有无水CuSO4 的装置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